说到病痛之苦,除了疾病本身带给人的伤害,各种检查、药物和侵入性治疗也会让病人苦不堪言。京城有位年逾古稀的老中医,凭借多年的经验,用微量的中药和看似简单的疗法救治了众多疑难杂症病人。他,就是韩善藏大夫。

  1994年,一位高姓病人给韩善藏大夫写来一封感谢信。原来,两年前他被诊断为“胆石症”,B超提示胆囊里满是泥沙样的结石,腹痛多次发作。他求助于韩善藏大夫,经过穴位贴敷膏药结合口服中药的方法,很快排出了石头。1年后复查B超,原先满是结石的胆囊里只剩下了5个小亮点。高先生此后再也没发过病,甚至吃油炸食品和肉食都没事。

  2002年春天,一位姓王的女士求助于韩大夫。她在劳累后感觉舌头发硬、活动不灵活,连喝水吃饭都困难,心想这下完了。韩大夫见到病人,问明病情后,拿出自制的药粉,用棉签蘸一点塞到病人的鼻孔里。病人顿感辛辣,打喷嚏不止,并流出很多鼻涕。韩大夫又取出3粒中药胶囊,嘱咐她每天吃1粒,共吃3天。很快,病人呆滞的舌头有了感觉。3天后,身体完全恢复,正常上班了。韩善藏大夫说,这个病人患的是舌中风,用药重在清心神。

  韩善藏大夫行医50多年来,这样成功的病例不胜枚举。看似简单的一点膏药,实际上凝结着韩大夫潜心研究多年的中医理论精华。韩大夫称其为“炁道医学”,其中的“炁”字,音同“气”,却不同于气。韩善藏大夫解释说,“气”是后天之气,而“炁”是先天之气。“道”则指的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充分交流。很多病人反映,韩大夫看病一开始都跟他们“闲聊”,看似无关紧要的谈话,其实都是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炁道医学落实到具体的治病方式上,主要是中药外治。只需一点特制的中草药膏,贴敷在适当的穴位上,就能达到疏通经络、调节阴阳、平和气血的作用。韩善藏大夫表示,药物很重要,贴敷的位置更关键,这种方法既能节约药量,将毒副作用降到最低,病人的痛苦也少,男女老少都乐于接受。在他的病人里,小到几个月的婴儿,大到90岁的老者,内外妇儿多种疾病,药膏贴敷3个小时,就能见到效果。出于保密,韩大夫没有透露药物的成分,只是告知最常用的“坎气膏”主要由疏通经络的药物制成,此外还有以活血为主的“傲气膏”等六七种。药膏根据病情选择使用,中药用量仅为0.3~0.5克,都是遵循古法手工制作的。有的病人根据病情需要,在外用膏药的基础上结合韩大夫自制的复方中药口服,也多为不到1克的药粉或药丸。韩大夫的家人表示,自家人得病几乎没打过点滴,有时把药放在枕边闻闻,或者吃大约0.1克的药粉,病就好了,而且药吃起来一点也不苦。用韩大夫的话说,“对症的药就应该是不苦的”。

  韩善藏大夫13岁开始学习中医,求教于京城名医陈士安等众多中医大家,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他将经验之谈和众多病例集结成书,受到了中医界的关注。台湾地区号称“现代中医之父”的陈立夫先生阅读之后,亲笔题词“善藏医话得之于行”,予以了肯定。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