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9年3月,因珍宝岛事件,我国处于紧急备战状态。上级决定在牡丹江市桦林路段建造六孔石拱结构的“反修桥”,由牡丹江市郊区革委会承担建桥任务,工期为一年。那时主要靠人力,革委会决定在各公社抽调千名青壮年来运送石料,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。
为了让大桥在规定时间内顺利竣工,每个人都经受着考验。我们住在桥西一家工厂的车间里。这里潮湿阴冷,鼠虫出没更是常事。牡丹江冬天寒风刺骨,没有厚棉衣,夜里我们就抱在一起取暖。除了每周日为改善伙食能吃到一顿细粮外,其余三餐全是玉米面、发糕和菜汤。但我们没有一个人叫苦怕累,都一门心思投入到建桥会战中。
每天天刚亮就开始干活,几个人一起抬着几百斤重的石料,喊着响亮的口号,配合默契,谨慎地攀行于悬在半空中倾斜的跳板上。30多公分宽的跳板下面,是十几米深的江水,波涛汹涌,记得当时我都不敢往下看。返回时,我更是头晕眼花,只能慢慢爬着下去。即使这样小心,还是出了事故。
一次,在大雨中为抢抓进度,我与其他同志在一起搭建浮桥跳板时,不慎滑倒,从高处滚落到地面,昏迷不醒,大家都吓坏了,急忙把我送进卫生所。经救治我终于醒过来,开口就问:“浮桥修好没有?同志们都没事吧?”我的问话令在场所有人都感动不已。第二天,感觉身体没大碍,我又赶紧投入到修桥的紧张工作中。在全体参战人员的顽强拼搏下,一座长346.28米、高15米、宽6.5米的大桥终于竣工了。大桥为支援前线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障,我们感到无比自豪。
由于表现出色,我获得了“百名建桥突击手”荣誉称号。大桥竣工通车典礼时,我乘坐由10辆大客车组成的彩车队,伴着秧歌舞和鞭炮齐鸣的喜庆氛围走过大桥,这是我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珍贵回忆。▲
- 还没有人评论,欢迎说说您的想法!